會議議程
講者簡介
2022/8/13 08:00~11:50 Room C Hall (第三會議室) 2F
- Symposium (3) 神經醫學教育
Medical Education
- 神經醫學教育 - 實習醫學生
- Dr 林馥郁
- MD
-
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E-mail:linfuyu95@gmail.com
Executive Summary:
Dr. Lin earned her medical degree from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She completed her residency in neurolog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e had been an attending physician at Yunlin Branch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She is currently an attending a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She is deeply involved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neurology clerkship for medical student. Her major interests include clinical reasoning in neurology and on-line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Dr. Lin earned her medical degree from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She completed her residency in neurolog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e had been an attending physician at Yunlin Branch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She is currently an attending a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She is deeply involved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serves as the director of neurology clerkship for medical student. Her major interests include clinical reasoning in neurology and on-line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Lecture Abstract: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長期以來對於醫學生的臨床教育不遺餘力。2013年,醫學系學制從七年全面改為六年,對醫學生的實習課程產生巨大的衝擊,臨床教師的責任更顯重要。如何配合學校的課程,讓每位實習醫學生在為期約四週的神經部臨床經驗中,有效率的在神經學相關知識、基本技能項目及專業素養各方面皆能達到符合實習醫學生的程度標準,確保其能力足以勝任其所應承擔的臨床責任,並且成為未來學習的基石,是每個訓練中心需要認真考慮的課題。此次演講,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的實際作法為例,融合臨床推理思維,以及線上教學平台的支援,期能打造一個教學相長的美好環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長期以來對於醫學生的臨床教育不遺餘力。2013年,醫學系學制從七年全面改為六年,對醫學生的實習課程產生巨大的衝擊,臨床教師的責任更顯重要。如何配合學校的課程,讓每位實習醫學生在為期約四週的神經部臨床經驗中,有效率的在神經學相關知識、基本技能項目及專業素養各方面皆能達到符合實習醫學生的程度標準,確保其能力足以勝任其所應承擔的臨床責任,並且成為未來學習的基石,是每個訓練中心需要認真考慮的課題。此次演講,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的實際作法為例,融合臨床推理思維,以及線上教學平台的支援,期能打造一個教學相長的美好環境。
- 神經醫學教育 - 住院醫師
- Dr 陳彥宇
- MD
-
一般神經科主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
E-mail:yychen@mail2000.com.tw
Executive Summary:
陳彥宇簡介
現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 神經醫學部 一般神經科 主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 受試者保護辦公室 主任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陳彥宇簡介
現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 神經醫學部 一般神經科 主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 受試者保護辦公室 主任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Lecture Abstract:
國內神經科住院醫師之醫學教育,根據""神經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旨在""培養可以獨立執行醫療,具神經科學專科知識及技能與自我成長的神經科專科醫師,以提升台灣之醫療水準。"" 而執行上更強調六大核心能力訓練之平衡發展。
美國ACGME(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針對六大核心能力,設計了里程碑,更加強調基於能力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第一個版本於2013年公布。目前已進入到第二版。
大綱
1. 台灣神經學會執行住院醫師里程碑評量之2年報告
2. 討論神經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之各項記錄與評量之落實方法
3. 學習與了解ACGME milestone 2.0 與1.0 的差異
國內神經科住院醫師之醫學教育,根據""神經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旨在""培養可以獨立執行醫療,具神經科學專科知識及技能與自我成長的神經科專科醫師,以提升台灣之醫療水準。"" 而執行上更強調六大核心能力訓練之平衡發展。
美國ACGME(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針對六大核心能力,設計了里程碑,更加強調基於能力的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第一個版本於2013年公布。目前已進入到第二版。
大綱
1. 台灣神經學會執行住院醫師里程碑評量之2年報告
2. 討論神經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認定基準之各項記錄與評量之落實方法
3. 學習與了解ACGME milestone 2.0 與1.0 的差異
- 台灣神經科研究醫師的臨床需求、教育壁壘 和未來展望 The status of neurology fellowship in Taiwan: clinical needs, educational barriers and future outlooks
- Professor 傅中玲
- MD
-
一般神經科主任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
E-mail:stellafuh@gmail.com
Executive Summary: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
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阿茲海默氏症中心臨床研究員,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
現任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教授,PLoS ONE學術編輯,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編輯,亞洲抗失智學會理事,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住院醫師教學計劃主持人,UGY小組副召集人,台北榮總人體試驗委員會副執行秘書,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台灣頭痛學會監事,美國神經學學會院士。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
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阿茲海默氏症中心臨床研究員,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
現任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教授,PLoS ONE學術編輯,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編輯,亞洲抗失智學會理事,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住院醫師教學計劃主持人,UGY小組副召集人,台北榮總人體試驗委員會副執行秘書,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台灣頭痛學會監事,美國神經學學會院士。
Lecture Abstract:
隨著疾病負擔的增加和神經科學的進步,對受過次專科培訓的神經科醫師的需求也在增長中。然而,儘管中風、頭痛、神經退化性疾病和神經遺傳性疾病等神經科疾病負擔巨大,但台灣缺乏正式的次專科分科和培訓計劃,也就是 fellowship program (研究醫師訓練計畫),目前都是各醫院師徒制的傳授方式,和現代醫學教育須提出訓練計畫書、師資規定和學員和學程的考核等模式相去甚遠。我們對台灣訓練醫院做了次專科培訓進行了調查。此次演講將提出國外神經科次專科現行模式,國內調查結果的呈現和對於未來神經科次專科培訓的建議和省思。
隨著疾病負擔的增加和神經科學的進步,對受過次專科培訓的神經科醫師的需求也在增長中。然而,儘管中風、頭痛、神經退化性疾病和神經遺傳性疾病等神經科疾病負擔巨大,但台灣缺乏正式的次專科分科和培訓計劃,也就是 fellowship program (研究醫師訓練計畫),目前都是各醫院師徒制的傳授方式,和現代醫學教育須提出訓練計畫書、師資規定和學員和學程的考核等模式相去甚遠。我們對台灣訓練醫院做了次專科培訓進行了調查。此次演講將提出國外神經科次專科現行模式,國內調查結果的呈現和對於未來神經科次專科培訓的建議和省思。
- 遠距神經學檢查教學
- Dr 黃志善
- MD
-
Attending Physician
Wan Fang Hospital,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E-mail:sonichuang@yahoo.com
Executive Summary:
黃志善個人學經歷
一、主要學歷
87年8月-94年7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110年8月迄今: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應用實證醫學碩士在職專班醫學教育組
二、現職及經歷
95年11月-103年3月: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102年迄今: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暨實習醫學生教學負責人
103年3月迄今: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107年8月-111年5月: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黃志善個人學經歷
一、主要學歷
87年8月-94年7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110年8月迄今: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應用實證醫學碩士在職專班醫學教育組
二、現職及經歷
95年11月-103年3月: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102年迄今: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醫師暨實習醫學生教學負責人
103年3月迄今: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107年8月-111年5月: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Lecture Abstract:
遠距教學已經被普遍運用於醫學教育,特別是知識面的教學成效,可以顯現在主觀或客觀的前、後測驗成績,不劣於傳統實體教學。在某些課題領域,運用遠距加上實體的混成教學效果,甚至優於純實體教學,特別是採用線上同步遠距或虛擬病人的教學法,成效較佳,可能是因為同步遠距的方式較能提高學員的專注力、自律能力和較佳的師生互動性。然而,遠距教學對於神經學檢查的教學成效,則還未有系統性文獻回顧帶來明確的結論。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遠距教學和遠距醫療可減少人與人接觸傳染風險。如果遠距神經學檢查教學的學習成效與現場實體教學相當,便可考慮在高風險醫療區域利用遠距學習,以降低染病風險。本講題將分別探討遠距教學運用在神經學檢查教學成效的現有實證資訊,以及遠距醫療運用在神經學檢查操作的教學實務經驗。
遠距教學已經被普遍運用於醫學教育,特別是知識面的教學成效,可以顯現在主觀或客觀的前、後測驗成績,不劣於傳統實體教學。在某些課題領域,運用遠距加上實體的混成教學效果,甚至優於純實體教學,特別是採用線上同步遠距或虛擬病人的教學法,成效較佳,可能是因為同步遠距的方式較能提高學員的專注力、自律能力和較佳的師生互動性。然而,遠距教學對於神經學檢查的教學成效,則還未有系統性文獻回顧帶來明確的結論。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遠距教學和遠距醫療可減少人與人接觸傳染風險。如果遠距神經學檢查教學的學習成效與現場實體教學相當,便可考慮在高風險醫療區域利用遠距學習,以降低染病風險。本講題將分別探討遠距教學運用在神經學檢查教學成效的現有實證資訊,以及遠距醫療運用在神經學檢查操作的教學實務經驗。